2022-09-21 09:15阅读 0
百步穿杨是这样练成的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射击队的选手正在进行卧姿射击训练。
长江日报记者喻志勇 摄
小口径步枪的靶纸只有巴掌大,10环不过一个小指甲大小,射手们要做的,就是在50米开外,命中这个指甲壳大小的目标;射箭的靶子要大一些,但要在几十米开外命中靶心,也不容易。更难的是,不管是反曲弓还是复合弓,弓弦拉力都非常强大,即便用上护指皮套,箭手们的手指也时常被勒得起泡出血……在外人看来的这些困难,对于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的学员们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这两年,他们以百步穿杨的功夫,连续在全国和省运会的赛场上取得佳绩,靠的正是日复一日的苦练和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
■ 射击射箭双线飘红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看到,射击馆外墙上挂满了祝贺本校选手在全国和省级赛事上夺金的红色条幅。这些条幅如同勋章绶带一样向访客述说着这所学校的骄傲。
近年来,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先后涌现出了李博、吕超等优秀运动员,目前校内还有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年轻选手。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的前身是1985年组建的武汉市射击优秀运动员集训队,2014年,新修建的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落成并投入使用后,其训练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拥有了国内一流的训练场馆。
在2021年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运动员章天琪和刑航代表湖北出战,分别取得个人和团体奖牌。尤其是在女子气步枪比赛中,章天琪战胜东京奥运会冠军杨倩,夺得个人银牌,这已是她在当年第三次击败杨倩。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之前的2021年全国射击锦标赛中,章天琪战胜包括杨倩在内的众多国手夺得冠军,个人最好成绩创造了湖北武汉射击60余年来的纪录。
2022年8月,在全国射击锦标赛中,湖北队夺得两金三银一铜,其中章天琪和刑航作为主力再次作出了突出贡献:刑航、章天琪与湖北队另一名队员联手赢得女子十米气步枪团体冠军,刑航还收获了女子三姿个人金牌和团体银牌。
射箭运动在武汉开展的时间不长,市射箭队于2018年才正式组建,但近几年射箭项目的发展势头相当喜人。在近两年的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中,武汉射箭队一直领跑全省,连续两年夺得金牌榜、奖牌榜和总分三项第一。在今年8月底结束的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射箭比赛中,武汉“神箭手”表现出色,在总共25个项目的角逐中席卷15金,再次完成了对金牌榜、奖牌榜、总分三项第一的包揽。
“我们在这个周期的定位就是打造一流运动队,培养高水平射击、射箭后备人才。因此近两年我们将重点瞄准全国的比赛,主动加码,用高水准要求自己。同时,我们还狠抓射击射箭项目的推广普及,利用省级比赛作为锻炼、发现、培养后备人才的渠道。在全运会结束后,我们就及时定目标、调结构,着力抓紧省运会的备战。一是加强梯队建设、调整结构、理顺梯队,将中专运动员队伍统一划分为一班、二班,实行分层教学。二是制定《市射校教练员目标任务管理办法》,签订《教练员岗位目标任务责任书》,改变过去一名教练从抓启蒙到抓专业队,一抓到底的带训模式,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的新格局,营造了良性竞争的训练环境。”市射校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 射箭完成“弯道超车”
一走进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的射箭场,就看见一群手持强弓、腰悬箭壶的箭手们正对着几十米外的箭垛拉弓放箭。“这些就是刚在省运会上拿到15块金牌的运动员们,你随便抓一个可能就是金牌得主。”射箭队领队夏群笑着对记者说。
本次省运会,武汉射箭队的主要对手来自宜昌和荆门,宜昌是东道主,荆门是省射箭队的大本营。其他队有竞争力的选手大多也出身于省队。在赛场上,武汉射箭队充分享受了“客场”的待遇,观众基本都是为对手加油,但武汉队员们最终用实力捍卫了荣誉。
“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狠抓训练。”夏群介绍说,“为了省运会,我们提前3个月开始封闭训练。今年夏天武汉特别热,场地上最热温度超过40℃,我们只能一早一晚,避开正午高温训练。孩子们都练得很苦,每人每天射出的箭都在千支以上。运动员为了保护手指,拉弓时一般都会戴上护指皮套,这个皮套是牛皮做的,但训练强度太大,一般一两个月牛皮都磨坏了,必须换新的。”
当然,武汉射箭队水平提升迅猛,与新引进的高水平教练员也是分不开的。2021年,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引进了全国冠军夏时敏和世界冠军陈文圆来校执教,仅用了1年半的时间,学校射箭项目的人才梯队建设、后备人才培养方面领跑全省,今年省运会上获得的15金就是最好的回报。
29岁的夏时敏来自江苏无锡,从小练习射箭,2008年曾夺得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冠军,2009年入选国家队。“刚接手这支队时,比其他队落后了一大截。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走肯定是不行,所以我们只有在训练量和强度上加油,过去3个月的训练强度已接近成年专业队的水平了。”夏时敏说,“我们领队有句话,用时间换空间,就是多练苦练,从体能到技术反复强化,形成肌肉记忆。这一个夏天练得苦不苦,看看队员和领队晒得有多黑就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夏时敏除了担任武汉队的教练,同时也是武汉市注册运动员,她现在主攻的是复合弓项目。在不久前的全国锦标赛上,夏时敏与队友合作,获得混合团体冠军。奥运会射箭项目目前以反曲弓为主,但复合弓已成为杭州亚运会项目,未来进入奥运会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完成省运会执教任务后,夏时敏目前最大的目标就是打好年底开始的亚运会选拔赛,力争进入国家队参加亚运会。
■ 射击实现强势“复苏”
还没走进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二楼的射击馆,耳边就传来一声声清脆的枪声,随之而来的则是淡淡的火药味。走进馆内,看到七八名队员正趴在地板上,手持小口径运动步枪,全神贯注地瞄准远处的靶心。一旁负责训练的教练康威介绍,队员正在进行射击练习。“这些队员都是在准备省运会,他们的项目是小口径步枪50米卧姿。卧姿练习时,队员一趴下就是个把小时,几乎一动不动,非常辛苦。还有几名队员练的是卧式、跪式和立式三姿项目,要练好三种姿势射击,需要队员同时拥有强大的下肢力量、腰腹力量和上肢力量,才能保持射击的稳定性。”
记者注意到,射击运动员身上都穿着厚厚的专业射击皮服。当日下午武汉天气虽然不太热,但穿着短袖短裤身上仍微微有汗。“现在好多了,前段时间最热的时候,训练一次贴身的衣服都拧得出水。”康威叫过来一名刚结束一组训练的运动员,让他把皮服脱下来给记者看。“为了让皮服合身,不管什么天气里面都要穿一件秋衣一件毛衣。穿得太少或太多,皮服不合身,达不到稳定的效果。所以射击比想象的苦多了,冬天冻死,夏天热死。”
虽然没有其他运动项目那样的身体激烈对抗,但射击的难度在于“精准”两字。康威拿出一张步枪的靶纸,10环只有一个小手指甲盖大小,放在50米外就是一个小黑点,运动员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形成感觉和习惯,打出10环以内的成绩。“专业运动员也看不清靶纸,全凭感觉,而这个感觉完全是练出来的。”康威介绍说,为了在省运会取得好成绩,市射击队的50余位运动员已经封训了近3个月,就连中秋节都没放假。“我总跟队员说,要想成功,除了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认真打好每一发子弹,还要拥有超强的意志品质。”
射击曾是武汉传统优势运动项目,有一大批选手先后在亚运会、全运会赛场上摘金夺银。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武汉射击目前又呈现出了强力复苏的势头。在2021年举行的全运会上,武汉射击队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章天琪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决赛中摘得银牌,团体拿到第三,打出了武汉射击的精气神。
章天琪和刑航目前随教练吕超在省队进行训练,近期两人的状态有所回升,在全国锦标赛上打出了超过630环的高水平。“她们俩的目标当然是瞄准巴黎奥运会了,不过,奥运资格是靠世界比赛的积分打出来的。中国女子气步枪水平全世界领先,国内竞争非常激烈,全国水平相当的选手大约有二十人左右。目前章天琪和刑航还没有取得过积分,处于落后位置。不过国家队员是保持着动态变化的,她们都还有机会。只有闯过年底的选拔赛难关,进入国家队,然后才有资格参加世界大赛去赚取积分。”市射校相关负责人说。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