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文院发文

郭德纲的《打油诗》,你觉得怎么样?

+关注墨文院

在时下的中国,郭德纲算是一位风云人物了。他的相声独树一帜,语言幽默风趣,言辞犀利但很接地气,深受老中青三代人的喜爱。在全网的账号粉丝量已经超过7,000万,另外还有线下及海外的潜在粉丝,加起来的数量应该已经上亿了,可谓炙手可热。他之所以受到粉丝们的追捧,是因为他确实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相声说得好,他在评书、京剧、诗词方面的才能,同样让人耳目一新!当然,人一旦出了名,受到的争议就多了,特别是他写的诗,被广泛评论。有人说他的文笔功底深厚,诗词也很“郭派”;也有人说他写的就是顺口溜,充其量也就是一些“打油诗”,附庸风雅而已!各种见解,褒贬不一。本文就从郭德纲众多的“打油诗”中选出四首来拜读一下,见仁见智,各自品味吧:

先看一首郭德纲成名前的诗:

1.数载蜉蝣客燕京,遥望桑梓衣未荣。

苦海难寻慈悲岸,穷穴埋没大英雄

这首诗是郭德纲早年的作品,写作时间应该是在2006年,全诗通过他在1988年-1995年期间,三次异地求职的经历,有感而发所写的。那时候的他还只是穷小子一个,一无所有,四处碰壁,不受待见,人生很低落。从诗中“数载”、“遥望”、“难寻”等词可以看出当时那种渴望的心情;“桑梓”、“苦海”、“穷穴”三词显示当时的境况不好;“大英雄”一词则暗示自己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有点怀才不遇的感觉!读完整首诗,再联想他当时的现况,真情实感,应该是他的真实作品!该诗还有下4句,易懂不多述,年轻时的郭德纲,虽然没有成年后这么狂,但是,“大英雄”的豪情壮志却已然在他的心中发芽!

再看看他成名之后的三首诗:

2.二鸟腾空去,长林雁声哀。

覆巢凭日晒,甘露等时来。

举头空嗟叹,低头自徘徊。

风雨山还在,山在虎还来。

这首诗应该是在2010年5月份所做的。当时的郭德纲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各种舆论不断,针对德云社的各种质疑声也不断涌现出来。

在此背景下写诗,肯定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全篇诗读下来,感觉“二鸟”应该是指某两个人离开了,“雁声哀”是说郭德纲很悲哀;“覆巢”是说德云社要是垮了的话,“甘露”代表美好前途;“山”是说德云社稳如泰山。“虎”当然是指郭德纲。任凭风吹雨打,只要有郭德纲在,德云社就不会垮,全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一气呵成,充满着强烈的自信心!

这里要重点提示一下的,就是他用“鸟”起题,暗讽出走的二人为“鸟人”!真是点睛之笔,让人拍案叫绝,说人不带脏字的个性,在这首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3.一时风雨一时晴,葱白酱黑酒儿红。

大饼卷起牛杂碎,画朵黄菊踏歌行。

这首诗应该是在2016年5月所写,当时郭德纲正在吃饭,看到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个跨界的时尚盛典,触景生情,随手写的一首小诗。大概意思是说,天气真是变幻莫测啊,刚刚还在下雨,一会就变晴了,我拿着葱花白菜蘸着黑色酱油,喝着红酒。用大饼卷着牛杂细末吃,吃完之后,拿起画笔打着脚拍画上一朵黄菊花,哼着歌曲,好不快意。

从全诗来看,“葱白酱黑”应该是指某人的穿着打扮,可能是花白的头发,深黑的衣服之类的;“牛杂碎”则是暗指某人就像大饼中的牛肉沫,终究会被人一锅烩给吃了!郭德纲在这首诗里,暗讽某人,用词犀利,睚眦必报,很有“郭派”风格。

4.泼天富贵无边浪,爵禄无非纸半张

耳闻童子说学唱,笑观弱草映斜阳。

这首诗是在2022年5月20日所写的,此时的郭德纲有所收敛,毕竟是一个快50岁的人了,说话办事再没有以前那么锋芒毕露了。也许是经历得太多了,一切也都看淡了,他也想静下心来享受一下闲适的生活了。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虽是铁骨,但也有柔情,他真的想明白了许多事情,钱财富贵高官厚禄都是过眼烟云,现在教一教徒弟们说说相声,养花种草,培养好下一代的接班人,也许就是最好的享受。

我要反馈

本文链接:http://www.71us.com/p/166320923016681.html
下一篇:四太梁安琪现身澳门某医院被偶遇,主动弯腰与宝宝合照超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