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扫黑·决战》全程聚焦“真”字,诠释出了“敢”
犯罪类型片一直是华语电影一个非常热门的类型,观众也都很喜欢看犯罪片,一是悬疑惊悚氛围很吸引人,二是看邪恶终被正义战胜的过程很刺激,三是能看到这类型惯用的多重反转手法,非常精彩。
过去的华语电影中也不乏精彩且好看的犯罪片,比如忻钰坤的《心迷宫》、曹保平的《烈日灼心》、丁晟的《解救吾先生》、刁亦男的《白日焰火》等等,这些影片有虚构故事的,有根据小说改编的,有根据现实进行再创作的,都属于现实题材犯罪片,和即将在五月一日上映的《扫黑·决战》一样,但也有一点不太相同,前边提到的影片即便是根据现实事件改编,但戏剧性更加明显,而电影《扫黑·决战》全程聚焦“真”字,把这个真,用光影诠释出了“敢”,在全国扫黑除恶行动三周年收官之际,用影像还原了打伞破网的艰辛历程,致敬了时代英雄。
现实题材犯罪片区别于其他类型,它需要真实事件打底,如若有虚构成分,整个故事就变得不那么让人信服了,而且以往的现实题材犯罪片在展现反派的罪行时都会有些畏手畏脚,但《扫黑·决战》中的故事就完全不一样,它根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真实案件改编,用到的事件、人物、关系都有现实依据,可以说“真人真事”,它以非常直白、几乎暴露的形式去展现了黑恶势力的罪恶一面,最显著的地方就是,过去现实题材犯罪片中,不会讲警察也有黑暗面,但《扫黑·决战》中直接表现了公安局副局长被黑恶势力裹挟的现象。
前年12月上映的犯罪片《误杀》在档期中斩获了超过13亿票房,口碑也非常好,是近年来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犯罪类型片,它能有如此成绩,无外乎具备了以下几点,一是几位主演出色的表演带出了紧凑的叙事节奏,让表演牵着故事走;二是故事本身的精彩,不停反转考验观众的耐心和专注度,让观众能一直在剧情中,不会游离;三是作为犯罪类型片,它没有过多地去添加一些创作者的主观情绪,尽管并非真实案件,但它也能保持着客观准确性,从百姓、警察和犯罪者三方考量都没有明显的漏洞和差错。
《扫黑·决战》作为犯罪类型片,同样具备上述三点,但它在真实性上做到了极大的突破,在看完全片之后,一定都会为影片的“大尺度”而惊叹,它确实在展现罪恶的尺度上是对国产犯罪类型片的一种跃进,高利贷、暴力催收、政商勾结、公职人员犯罪等在过去都会因敏感而规避的事件在这部影片中成为案件的核心要素,真正把现实社会中实际发生的事和现象搬上了大银幕。
如果喜欢犯罪类型片,《扫黑·决战》一定是今年五一档的最佳选择,因为它足够写实,展现黑恶势力的面貌也足够真实,呈现的正邪对立也足够大尺度,也许今后在提到国产现实题材犯罪片时,都会用《扫黑·决战》之前和之后来作为标准,这样一部佳作,相信五月一日,你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