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爱情电影《山楂树之恋》电影《山植树之恋》
导语
近年来上映的国产爱情片数量平稳上升,成为最受欢迎、最易“以小博大”的类型片之一,受到导演、制片人的青睐。然而,承诺带给受众欢乐神话与身体解放的商业爱情电影,明星效应、职场斗争、奢侈享受却成为其最大卖点。
《非诚勿扰》中个人消费主义话语的强行介人,炫目消费场所的不断转换.让爱情的意义退居其次。《杜拉拉升职记》着力于角色性格化的叙事重点,构建高强度的职场竞争模式,使得爱情的叙事线索支离破碎。《分手大师》中纯粹的喜剧效果成为影片的最大喊头,直接导致爱情主题的淡化。不过随着一代又一代导演的交替,国产爱情电影终于尝试走出了过去恶循循环的弊端,期间诞生了许多佳作,这里面映射着我们的青春与爱情,这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电影。
商业元素的退却
“从本质上说,商业和文化的结合以及人们对物质感官刺激的追求是一场审美主义泛化的文化狂欢。精神化的审美理念从超功利化和精神升华的传统模式走出来,转向满足人们日常欲望释放和决感的追逐。”现代电影从策划、制作到营销的任一环节都是为交换而产生的生产环节,这使得电影注定成为商品社会的劳动产品。而对于大多数研究者而言,电影是艺术美学的载体。
电影《山楂树之恋》
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在人们消费行为的作用下,电影是作为精神性的人文关怀还是对物质感官的追求,两者之间的界限己经模糊,物质满足带来的快感和感性接受带来的美感相比较也没有了孰是孰非。《山植树之恋》的成功证明了在商业消费时代,商业制作下的电影不再需要灌入大商业元素才能获得票房的保障,国产爱情片从票房和商业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
老三剧照,窦骁饰演
《山植树之恋》将故事背景放置于1974年,静秋遇见了勘探队的老三,两人经历相识、相知、相爱、相离。敏感的年代、纯洁的爱情,杜绝被商业元素浸染的可能,用一首苏联歌曲《山檀树》串起两人的爱情线索,叙事画面与情感相辅相成,娓娓道来一个纯净、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同时启用周冬雨和窦晓等新晋演员,拒绝利用明星效应吸引对故事叙事本体不感兴趣的受众,以期用新演员青涩、受到学院派影响较少的演技完美地再现唯美的爱情体验。
《1980年代的爱情》
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改编自野夫的同名小说,以1980年代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大学生关雨波大学毕业分配至小村庄,与老同学成丽雯重逢,明明相互爱慕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不得不选择分开,遗憾和伤痛成为他们宿命的结局。唯美浪漫的“世外桃源”为两人的爱情奠定了淡雅的叙事环境,复古的大巴车、密不透光的原始森林和土家山寨里错落有致的经典建筑,精心刻画着1950年代的爱情应有的样子。男女主角朴实无华的内敛表演仿佛经历了时间岁月的洗礼,将两人无奈妥协的爱情讲述得克制隐忍。没有张扬,没有喧闹,甚至没有煽情,霍建起导演延续了他细腻收敛的风格,用最真挚的情绪渲染了一幅浸译着爱情的水墨画。
喜剧元素削弱,悲剧之美深入心扉
喜剧一度与国产爱清电影产生了一种不可分割的连结,这种连结吸引着受众,使之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放松和娱乐感受,但爱情主题却被喜剧元素冲淡,情感审美意义退居其次。国产爱情片对于喜剧效果的片面追求,让喜剧元素成为爱情意义的禁锢,压制了电影本身对于爱情的情感审美追求,所以回归悲剧为主体的爱情电影,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3年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了18岁的郑微步人大学校园,与一群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也在无意中爱上了自尊敏感的陈孝正,开始了一场对爱的体验和感悟之旅。影片的开始充满了青春与生俱来的欢愉和活力,给予观众一段轻松的观影感受,却以“死亡”和“象征性死亡”完成了叙事的构建。阮莞在失败的追爱过程中车祸身亡,以“死亡”作为自己爱情和生命的终结。电影修改了小说结局,郑微在两段无疾而终的爱情中回望感悟,选择对过往的感情释怀,将“象征性死亡”作为对逝去青春的致敬与细怀。
周冬雨,林更新《同桌的你》
次年《同桌的你》用一首同名歌曲唤起观众对青春和爱情的回忆,贯穿了周小栀和林一这对同桌从初中直至大学毕业十年后的青葱记忆和甜蜜恋情。周小即将嫁做人妇,林一在异国他乡遭遇背叛和失意,面对最后换回爱情的机会,林在幻想中完成了对爱情和自我的救赎和释放,回归现实面对真我的林一最终承认了自己的失败,用微笑和祝福条莫转身的爱情。幻想中林一对爱情的解救,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心理,会有多少观众有过这样的幻想。
新老导演对爱情的表达的较量
老牌导演在充满阅历的人生轨迹上去觅得异语同声的爱情,以期给予观众独特的情感体验。顾长卫所执导的《最爱》,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村民因为卖血导致多人患上艾滋病,在恐慌中展现出人性百态。得意和琴琴同患病,遭遇抛弃,两人从相怜、相依到相爱,在一段被众人唾弃的婚烟中用生命证明了爱情的尊严。导演将探索爱情的环境放置于极端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在百态的人性中勾勒出爱情最纯粹的模样。
《最爱》
张艺谋的《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描述了大时代下爱情与亲情的变迁和无奈。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家人多年未见,思家心切的他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却被女儿告发。文革结束平反回家,却发现家中早已物是人非,深爱的妻子患病早已认不出他,却记得丈夫归来的日期。敏感岁月里,相爱不能相见的无奈,至亲间以热血革命为由的背叛,爱情和亲情在政治风雨中无可奈何的职摇在历史的伤痛中探求爱情的意义。
《左耳》
新晋导演用感性、年轻的叙事视角唤起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自我感情投射,获得情感体验的共振。2014年末上映的《匆匆那年》是张一自继《将爱情进行到底》后对年轻爱情的新探索,描述了年近三十的陈寻回忆起自己与方茴的爱情故事。该影片描述的是陈寻的青春记忆,而这份记忆也是属于80后整整一代的“匆匆那年”。陈寻、方茴等一群死党跨越的十五年的不仅是爱更是有成长、记忆与友情相伴的岁月。影片中带有80后青春回忆的代表性元素,唤起了一代人对于爱情的回忆和对青春的感悟。更有跨界导演用崭新的视角选取对爱情特有的感悟和认识。
苏有朋选择对具有庞大读者基础的《左耳》进行改编,讲述了左耳失聪的乖巧女孩李珥和坏女孩黎吧啦、许弋以及张漾等几人之间的青春成长故事。带着90后一代的青春记忆,描绘了一群性格不同伤痛青春从文字变为画面,给予年轻观众直观的体验经历,直面死亡和分离的伤痛,探寻这一代人曾经在爱情里的迷失和茫然。
平凡却又不凡的爱情成为新宠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样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过;没有生离死别的悲剧;没有世俗的插手,或者干扰。这样的爱情平凡却有不凡。
张爱玲
在这些年的爱情电影题材中,生离死别,爱得轰轰烈烈的悲剧式爱情多不胜数,这样的爱情虽然壮烈,但这种爱情不过是少数人的爱情罢了。毕竟在人生之中又有几个人能拥有这样的爱情。有人说青春是由不同的悲伤,欢乐,惆怅,幸福,还有遗憾组成。青春之中,爱是必不可缺的,所以有导演就抓住了青春之中,每个人都会有平凡却有不凡的爱,都会有淡淡交汇,却最终印迹消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是每个人的青春之中都会有的,因为爱的平凡却最让人回味。这这类题材的电影是最容易引起观众所共鸣的,毕竟青春谁没有过。
《我的少女时代》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在2015年陈玉珊导演的《我的少女时代》中,女主角林真心的青春,便是一场关于暗恋,珍惜与坚持的故事。电影中以一个是平凡少女,一个是校园一霸,一个暗恋校草,一个明恋校花的男女主角展开。看似不会交汇的两个人却因为青春中的一些小事情而交汇在了一起。
两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波云诡谲,没有暗涛汹涌,没有生死缠绵,有的只是一个女主角难以分辨自己内心最真实感情,男主角为爱不断默默付出的羞涩爱情故事,这样的爱情如同导演在结尾安排的一杯金桔柠檬,涩中却流淌着淡淡的甜。
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那么一个喜欢过,却最终没在一起的人,无论是当年欲说还休的纠结与胆怯,还是多年后的不期而遇都使得这个爱情故事更加贴切于受众者的经历。青春之所以无敌,是因为那时候的爱情也好,友情也罢,就是那样简单、纯真、质朴,与其说是怀念青春,不如说是怀念那个勇敢地不顾一起的自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部台湾省导演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电影改变与九把刀的同名书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过的女孩》,这部电影可谓是在上映之处,便引起了观影者极大的怀旧。正如电影主题曲,胡夏《那些年》中唱的那样“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好像拥抱你,拥抱错过的勇气”。每一个男孩的青春中都拥有一个“沈佳宜”,正如每一个女孩都有过一个“柯景腾”一样。
青春是活力的,但青春更是遗憾的,遗憾那些年你没有勇敢的跨出那一步,遗憾那些年你遗失的爱情,但错过终究是错过,能做的只能是将来遇到的一句“好久不见”。许多导演在对爱情故事的探索之中,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了每个人都会拥有的青春,每个人都会心仪过的对象上来,爱情中本就有这样的一味,平凡却又不凡。
结束语
国产爱情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份额,成功达到了商业盈利的目的,却一度在艺术审美领域中陷入困境。成功的爱情电影应选取当下的生活现实,却不止步于当下现实,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内涵,表现人物之间细腻、动人的爱情过程。
如今的我们无法阻止年龄的增长,但我们依旧能保持对生活的激情,对梦想的追逐,对纯粹的热爱莫让急躁的节奏抹去了生命的本真。我们都曾是宇宙中的星尘,在无限的时空交错之中,离开消亡的恒星。最终降落在这颗蓝色的星球,经历千亿分之千分之一的可能,形成生命我们能够成为现在的自己,是一个浪漫的奇迹。而在这个星球上,能够遇见另一个与你契合的奇迹,更是幸运之中的幸运。或许这就是千千万万人的爱情,这就是我们电影中的主人公,这就是我们有过的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爱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