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刘涛的大女主成功史已经被看腻网友:大女主形象失败
由李少红执导,刘涛、周渝民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大宋宫词》于4月19日晚终于迎来了收官。
这部长达62集的电视剧,主要以刘娥(刘涛饰)和赵恒(周渝民饰)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为历史背景,讲述北宋真宗时代的一系列故事。
海报
不得不说,但凡披着历史剧的外衣,实则主打爱情的电视剧很容易遭受争议。而当这部剧播到了最后阶段时,它的最终成绩单也公之于众。豆瓣评分3.8。相比于李少红之前导演的《大明宫词》9.1的高分,这部剧着实有些差强人意。
豆瓣评分
不少人就是因为《大明宫词》当年的精彩才来看《大宋宫词》。然而看完以后却纷纷对李少红导演和这部剧集表示了失望。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首先,存在争议的雷同剧名。
作为所谓“宫词”系列,其实并不合适。《大明宫词》讲的是唐朝故事,大唐的正宫就叫大明宫。这部剧被起名为《大宋宫词》,不免被认为在蹭《大明宫词》的成功。而且同为李少红导演,颇有些自己消费自己的意思。或许它是有不同的意义在里面,但是看完整部剧,可以说是东施效颦。
网友评论
其次,历史剧往往更容易被审视。
尽管《大宋宫词》在片头打上了“本剧依据史料和传奇改编,剧情人物有所虚构,”提前给观众打预防针。但是既然有历史真实人物的存在,就免不了被讨论。即使不怎么懂历史的人也听说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作为这个故事的当事人刘娥,后来又作为一代传奇女帝,又怎么能光靠“虚构”就交代了观众?而且各方宣传,以及导演制作团队加演员阵容,大家都是把它当作了作为一部以真实历史做背景的正经历史剧。
剧图
然而这剧,在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描述显得非常敷衍,比如宋太宗赵光义的去世和赵恒登基前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更朝换代多么动荡的一件大事,在长达62集的电视剧中,仅仅用半集就一笔带过。这样一来,许多人物形象特点都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小细节上也存在瑕疵,秦王赵廷美与大臣密谋,提到了皇帝赵光义。大臣们称呼皇帝为“太宗”。可“太宗”是赵光义去世后封的庙号,皇帝活着的时候怎么能这么说呢?
剧图
第三,剪辑混乱,逻辑不畅。
前几集刚播出就引来热议,一集的内容压缩了四五集。往往电视剧容易拖泥带水,但是矫枉过正,飞速推动剧情发展的弊端就是逻辑上的漏洞,就好像剧情是拼凑起来的。这正体现了导演对整体的掌控能力。优秀的叙事能力在于节奏和逻辑的平衡,导演就像是大脑一样,思维清晰的话,拍摄出来的素材会被整理地很流畅。观众们看的才会舒服。
网友评论
第四,刘娥的大女主形象失败。
随着《甄嬛传》的成功,“大女主”剧逐渐兴起,紧接着就落于俗套。千篇一律的大女主成功史已经被看腻。但历史上成功女性着实不少,只可惜《大宋宫词》中的刘娥,既陷入了大女主的固定套路,同时还被演员刘涛带跑偏了。从草根奋斗到了垂帘听政,不断成长的应该是她的政治能力。
刘涛剧图
然而电视剧里的她却一味的散发主角光环,善良的,温柔的,忠心耿耿的,就好翕那个刘涛以往塑造的各类“贤妻”形象。往日的电视剧口碑者刘涛也在这部剧中暴露了很多缺陷。装嫩不说了,辣眼睛的鸳鸯浴堪称刘涛黑历史了。
剧图
第五,本末倒置的服化道与剧情。
这部剧唯一能称道的就是它的服化道了。在前期宣传也好,后期播放的剧集里也好。服化道的确良心,也符合期待。包括一些镜头画面,几乎和历史画作上的记载是一模一样。大场景体现的美感是实打实的。
精美的服化道
但是,蜗牛君觉得,这恰恰是这部剧最讽刺的一点。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剧情和演技是立足根本。演技和剧情相辅相成才能够将电视剧演活。在此基础上,如果有好的服化道,那是锦上添花。如果服装差一点,那大家吐槽也无伤大雅,更何况很多小成本影视剧反而也能出彩。比如《太子妃升职记》。像《大宋宫词》这样称得上是大导演大主角大制作,却毁在了剧情内容上。不得不说白瞎了这精美的服化道。堪称“买椟还珠”。里面可能就是一颗鱼目,连珍珠都谈不上。
海报
舍本逐末的结果就是赤裸裸的低分现实。观众们也不会人云亦云。李少红自新版《红楼梦》之后就感觉不复从前辉煌,如今想再现《大明宫词》却也难以成功。电视剧的灵魂真的不在于服化道等实物上啊。